都是講述上海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有趣、新潮、接地氣,又洋氣,還溫情脈脈。
作為一部都市劇情片,本片的幽默含量嚴重超標,有純靠語言、臺詞的,有靠肢體表演的,還有走戲劇沖突路線的,總之基本上就是三分鐘一次哈哈,五分鐘一次哈哈哈哈哈哈……我所在的電影院,好幾個青年男女在那跺著腳狂笑。
電影的主題還是關(guān)注女性生存現(xiàn)狀,展現(xiàn)“girl help girls”的女性友誼。
諷刺喜劇是喜劇類型中最有攻擊力、最有反思性且最具社會意義的一種,它通過尖銳犀利的嘲諷和直擊人心的吐槽來揭露社會中的不良現(xiàn)象,抨擊現(xiàn)實中的不平之事?!赌陼荒芡!钒旬斚侣殘鲋懈鞣N歪風邪氣暴露無遺,并用喜劇手法予以貶損揶揄。
杜樂瑩一次又一次的被對手的拳頭擊中、被打倒在地的樣子,像極了在生活中摸爬滾打、受盡委屈蹂躪卻還要倔強掙扎站起來的我們。再聯(lián)想起杜樂瑩一路走來受到的那些屈辱挫折、背叛冷漠——被母親忽視、被妹妹嫌棄、被閨蜜背叛、被男友拋棄、被親戚坑騙、被老板欺負、被不明真相的人誤解謾罵、為喜歡的教練全身心付出到最后還是被罵的狗血淋頭……觀眾們就更能感同身受。
我們都生而善良、努力生活,但現(xiàn)實的殘酷就像那狠厲的拳頭一次次的打在我們身上,好疼!好疼!好疼!可即便被打的滿身是傷,即便被打的節(jié)節(jié)后退,即便被打倒在地、喘過不氣來,但是我們還是要堅強的站起來!
所以減肥瘦身,只是個噱頭,賈玲真正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份不服輸、不認命的“抗爭”!
而這份勵志熱血的精神、拼盡全力的“抗爭”,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并能引起所有普通老百姓的共鳴。
導演張藝謀借由王永強“正當防衛(wèi)”這個案件,通過檢察官的所言所行,充分彰顯了公平正義的內(nèi)核與外延,讓觀影的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法律的力度與溫度。
俗話說:人情大不過國法,國法壓不住天理,天理不外乎人情,這三者本身就是內(nèi)在統(tǒng)一、相輔相成的。這一點,在本片檢察官的言行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
電影借用“周處除三害”的傳說,講述了臺灣三大通緝犯中排名第三的陳桂林,先后除掉排名第二的香港仔以及榜一大哥牛頭的故事。
周處除三害的傳說,講的是周處少年時兇強俠氣,卻為患鄉(xiāng)里,在當?shù)嘏c猛虎、蛟龍并稱為三害。后周處只身斬殺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過自新,至此三害皆除。
本片則是一個現(xiàn)代版“周處除三害”的都市傳說,非常的寫實、接地氣,能讓觀眾真切的感受到“壞人也能除暴安良、最終浪子回頭”的爽文感。
《雄獅少年》第二部的故事雖然不再以“舞獅”為主,而是變成格斗拳擊,但“舞獅”的元素隨處可見,“雄獅”的精神依然沒有變——即便生如野草,也要野蠻生長——野草的背后,藏著“醒獅“的奮發(fā)圖強!
《雄獅少年》系列電影的內(nèi)在主題是一以貫之的,一是“雄獅少年“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二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揚光大。
“我想出去看看,看看這日子還有沒有別的過法”、“一腳油門天地任我行”、“我要實現(xiàn)年輕時的夢想,云游四海、騰云駕霧”、“不管山路還是野路,總會有路”。
在面對現(xiàn)實困難和人生絕境的時候,我們就要有這種“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管不顧奮不顧身”的勇氣,我們不能永遠都為了別人而活,我們也要為自己活一次!哪怕只有一次!
生而為人,不用抱歉!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總之,活著,就這一輩子,千萬別委屈自己!
主題似乎有些沉重,但卻流淌著脈脈的溫情,也時不時的蹦出一些令人捧腹的笑料。
整部電影的基調(diào)是快樂的,那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幽默,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恰到好處,設(shè)計的非常巧妙。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些看似“閑言碎語”的鋪陳中,導演也把很多對于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比如“人不應該為了生活,而忘記生活的目的”、“有時候就是那一步,走出來就不一樣了”。
首先,從喜劇片的角度講,本片的笑點非常密集,基本上是3分鐘一小笑、5分鐘一大笑,我所在的電影院是個小場,“殺豬般”的笑聲此起彼伏。
這部電影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開心麻花的硬核搞笑實力,從“喜劇”這個維度來看,這一次開心麻花算是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翻身仗!《抓娃娃》極有可能超越當年《夏洛特煩惱》創(chuàng)造的口碑+票房的神話!
作為普通人或者說正常人、身體健康的人,我們可能很難真的感同身受這份“至真純愛“,那已經(jīng)不是一句簡簡單單”我愛你“能夠表達和詮釋的,那是超越生命、超越自我的愛,即愛到心甘情愿把我的命給你!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在危難關(guān)頭父母是能做到舍棄自己成全孩子的,那是因為有血緣關(guān)系;但夫妻之間、男女朋友之間要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傾家蕩產(chǎn)、拼盡全力的去搶救一段快要消亡、快要被遺忘的真實歷史,讓我們看到了歷史背后的人性,尤其是中國人的大愛至簡、義薄云天,致敬方勵,致敬歷史,致敬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