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檸萌影視的股價出現了明顯的波動,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5.14港元/股,跌幅達到了10.61%。這一股價表現引發(fā)了市場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而背后的原因則與公司此前發(fā)布的盈利警告密切相關。
檸萌影視在盈利警告中預計,公司2024年上半年將出現虧損,虧損額約為4700萬元至5200萬元。這一預告與2023年同期公司實現凈利潤約1.39億元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盈利警告顯示,引發(fā)此次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檸萌影視原定于2024年上半年播出的劇集因檔期原因將延后至2024年下半年內播出,因此,相關劇集的收入及利潤也將延后至2024年下半年確認。
盡管檸萌影視在上半年并非無劇可播,例如版權劇《你也有今天》已在優(yōu)酷平臺播出,但這并未能阻止公司整體盈利的下滑趨勢。這一現象的背后,實際上揭示了整個影視行業(yè)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
近年來,隨著騰訊、愛奇藝、優(yōu)酷等平臺實施“降本增效”的策略調整,針對版權劇的高價收購已逐漸成為歷史。由于劇集制作的合同簽訂和播出的延遲性,此前影視公司和平臺簽訂的部分高價版權劇基本都已在2023年消耗完畢。因此,從2024年開始,影視公司很難再靠版權賣出超高利潤。
這一點在檸萌影視的財報中得到了印證。檸萌影視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報告期收入主要來自于長劇、短劇和其他,其中長劇收入為11.7億元,約占公司當期總營收(12.2億元)的95.9%。然而,盡管長劇收入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版權劇的利潤空間卻在不斷縮小。
以檸萌影視為例,公司2023年長劇的收入主要來自于《愛情而已》《問心》《一念關山》三部版權劇。盡管財報沒有明確提到這三部劇最終售出的版權價格,但通過相關播出時間、播出平臺以及財報內容可以推測出,騰訊平臺分別斥資3.4億元、3.6億元購入了《愛情而已》及《問心》的版權,而愛奇藝則斥資3.4億元購入了《一念關山》的版權。然而,這些價格在業(yè)內目前已是頂級水平,但與檸萌影視巔峰期的版權費相比,卻已近乎腰斬。
據招股書顯示,檸萌影視2019年出品的《小歡喜》版權賣到了6.24億元;2020年,電視劇網絡收視率排名第一的《三十而已》首輪播出版權賣出4.2億元;2021年《小敏家》首輪播出版權售價也達到了3.96億元。相比之下,如今的版權劇售價已經大幅下滑。
“一部劇的版權賣6億元甚至10億元已經不可能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影視行業(yè)資深從業(yè)者表示,“平臺現在為了降成本,都更傾向于做定制劇。即平臺方自有IP,影視公司負責制作環(huán)節(jié),賺取制作費。即便是花錢收版權劇,也不會像過去那么高了?!?
面對版權劇利潤空間變小的現實,整個影視行業(yè)都面臨著調整業(yè)務結構、減少對版權劇過度依賴的挑戰(zhàn)。只有更快適應這一變化,才能更快回到盈利狀態(tài)。然而,這對于影視公司來說,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和轉型。
以檸萌影視為例,公司在2023年財報中大篇幅介紹了對短劇賽道的探索,并且已經制作出了幾部頭部短劇。然而,在2023年,公司短劇營收僅3220萬元,與長劇收入相比仍然顯得微不足道。盡管如此,短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為36.8億元,而到2023年,該市場規(guī)模已達到373.9億元,兩年累計增長超過10倍。然而,在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迎來爆發(fā)性增長的同時,短劇制作公司的利潤卻持續(xù)走低。
某微短劇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表示,即使已經成為行業(yè)頭部公司,一部劇的利潤率也不超過10%,中部及尾部企業(yè)甚至能否盈利都是問題。“短劇行業(yè)的大部分利潤也流向了平臺。行業(yè)已經進入微利時代,企業(yè)正在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痹搫?chuàng)始人坦言,“短劇市場的邏輯和傳統(tǒng)影視劇相同。所以對于傳統(tǒng)影視公司來說,進入門檻較低。但要做到頭部并不容易。為了保證基本利潤,短劇企業(yè)也已開始走定制劇的路線。至于誰能發(fā)展壯大就要看誰更懂觀眾的需求了?!?
綜上所述,檸萌影視的股價波動和盈利預警只是整個影視行業(yè)變革的一個縮影。面對版權劇利潤空間變小的現實和挑戰(zhàn),影視公司需要不斷調整業(yè)務結構、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同時,他們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觀眾的需求和市場趨勢以制作出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誰能夠更好地適應和轉型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投資者關系關于同花順軟件下載法律聲明運營許可聯(lián)系我們友情鏈接招聘英才用戶體驗計劃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