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電影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那么AI+電影將會得到什么?11月20日,在2024知乎科學盛典上,著名導演、編劇俞白眉發(fā)表了題為《AI也許真的可以成為電影大師》的演講,在他看來,以電影為代表的藝術、情感內容同樣是可以被數字化和語言化的,這意味著能夠被AI學習到并制作成內容。俞白眉以用AI制作電影短片的親身經歷,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對電影制作及藝術領域的深遠影響。
俞白眉首先以幽默的方式開場,自嘲為“科學的逃兵”。他曾是一名計算機軟件專業(yè)的學生,回憶了求學階段AI對其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深藍計算機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彼時老師告訴俞白眉AI是不可能戰(zhàn)勝圍棋的,“但后來阿爾法狗出現了,對我一個前計算機工作者,現在的文藝工作者來說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我覺得太可怕了”。
當下人工智能已經真實、深入地融入到了千行百業(yè)的發(fā)展之中,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但市場上仍有一個觀點認為,AI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在藝術情感方面AI是無法做到的。演講中俞白眉稱:“這種說法很流行,但我不是特別贊同,我覺得這么說的人可能比我更了解藝術,但他也許不怎么了解AI”。
在俞白眉看來,整個世界是由數學組成的,而電影創(chuàng)作領域也是有規(guī)律、套路和公式的,“例如電影劇本,專業(yè)書上講人類的原始故事模型只有幾十種”,“如果你有很多談戀愛的高手幫你訓練AI,AI也能談戀愛”,演講中俞白眉還以自己執(zhí)導影片《中國乒乓》中螺旋式上升的背景音樂以及希區(qū)柯克的經典懸疑鏡頭舉例,稱這些未來都會是經過訓練后AI的“拿手好戲”。
“我想不出有什么東西是不可被語言工具化的”,在俞白眉看來,AI成為電影大師的那一天始終會到來。今年9月份,俞白眉聯合其他8位導演共同參與了“可靈AI“電影共創(chuàng)計劃,9部短片全部由AI進行視頻創(chuàng)作生成,現場俞白眉表示短片很快將與公眾見面,“也許不是特別成熟,但挺有意思的”。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我都在這艘冒險的船上。我們睜大眼睛看,在這個人類最偉大最冒險的時代”,演講最后,俞白眉將AI時代比喻為人人坐火箭的體驗,鼓勵大眾調整好心態(tài)在冒險中探索未來;同時強調,AI時代的到來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獨立思考和學習能力變得尤為重要,要學會與人工智能相處為伴。
俞白眉之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王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王軍強,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羅會仟,南開大學醫(yī)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段峰以及阿里云飛天實驗室生物計算研究員李兆融分別在各自領域進行了主題演講。2024知乎科學盛典由OPPOFindX8系列聯合贊助播出,本次盛典以“以科學為方法:重燃科學新想象”為主題,希望以“立足當下,影響未來”為使命,通過關心那些“攪動當下”和“著眼未來”的命題,去重新關注和思考人類生活。